《天體物理學雜誌》:白矮星上壓力模式脈動真實性的理論支持

时间:2025-11-02 02:50:45来源:久遊網作者:曆史
《天體物理學雜誌》:白矮星上壓力模式脈動真實性的理論支持
左圖顯示了KST、IVT和FTT對五種g-模式(1792.905、1884.599、2258.528、2539.695和2855.728秒)的周期進行三次獨立測試的結果,以尋找相等的周期間隔。右圖與左圖相同,但消除了2855.728 s的周期。在三次試驗中,π≈93.4s的周期間隔清晰而顯著。右圖中的垂直虛線表示主周期間隔的諧波(π/2、π/3、π/4和π/5)。Credi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23). DOI: 10.3847/1538-4357/aca533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by Li Yua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的研究人員對一顆極低質量的白矮星(WD)進行了詳細的星震分析,該白矮星顯示出疑似壓力模式(p模式)脈動。它們不僅探測了WD內部的豐度分布,而且為p模式的存在提供了理論支持。
這項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已經發現一些wd表現出脈動。一種類型的脈動是高頻率的p模式,另一種是低頻率的重力模式(g模式)。
在WDs上,p模式脈動的周期通常為幾秒或更短,這使得檢測這些脈動成為一個挑戰。然而,對於低質量WDs,p模式脈動的周期可以長達100秒,並且具有可觀察到的振幅。
SDSS J111215.82+111745.0是一款極低質量的WD。在這顆恒星上探測到兩次短周期脈動,分別為107.56秒和134.275秒。如果這兩個可疑的p型脈動被證實,它們將是在WD上觀察到的第一個p型脈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建模和分析,為這些疑似p模式脈動的確認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他們為SDSS J111215.82+111745.0做了一個詳細的星震模型,其中氫豐度剖麵作為一個變量。他們考慮了全部七個脈動周期(兩個p模式和五個g模式),並用模型的本征頻率來擬合它們。
這兩種可疑的p-模式在最佳擬合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們發現了一個與SDSS J111215.82+111745.0上觀察到的周期一致的p型脈動模型,這為兩個p型脈動的現實提供了理論支持。
此外,主要參數,M = 0.1650±0.0137太陽質量和Teff = 9750±560K,以及這顆恒星的化學輪廓都是由最佳擬合模型確定的。
由它們的模型確定的恒星參數與光譜學和其他星震學分析的結果非常一致。
相关内容